探訪江蘇邁茨電動缸生產基地:12 年制造能力解析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生產基地的技術能力與生產能力始終是行業關注的方面。近日,江蘇邁茨電動缸廠家通過抖音視頻,shou次公開了企業生產基地全貌,以探訪形式展現電動缸生產應具備的競爭要素。
作為在傳動設備領域耕耘 12 年的企業,邁茨的生產基地呈現專業化特征。視頻首先展示現代化加工車間,數十臺加工設備有序運轉——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磨床及線切割設備等齊全,操作人員均具備十年以上經驗,專注于零部件加工。據公司dai表介紹,車間采用 ISO9001 體系,關鍵工序如絲桿磨削、缸體處理等實現流程監控,確保零部件尺寸控制在 ±0.005mm 內。
數字化倉庫是邁茨工廠的重要部分。貨架上,從伺服電機、絲桿到密封組件等數千種配件分類明確,通過 ERP 系統實現庫存管理。"我們的標準件庫存周轉率可達 95% 以上," 視頻中實時數據顯示,"客戶定制訂單的平均交付周期可縮短至 7-15 天。" 倉庫設有質檢區域,所有配件需通過三坐標測量儀、硬度檢測儀等設備檢驗后入庫。
裝配工藝規范化是邁茨工廠的要素之一。視頻中,兩個裝配小組同步作業,每組 6 名工人均通過 120 小時以上培訓。"采用模塊化裝配與流程測試模式," 公司dai表說明,"每臺電動缸從組裝到調試需經過 28 道工序,包括負載測試、溫升測試和壽命測試等,確保出廠合格率達 99.8%。" 工廠單日比較大裝配量 60 臺,年產能 1.5 萬臺,滿足不同客戶交付需求。
技術服務體系的完整性是邁茨的特征。工廠內設置技術中心,匯聚機械、電氣、軟件等領域人員,提供從選型設計到現場調試的服務。在某新能源設備客戶案例中,邁茨團隊通過多軸聯動控制系統,定制電動缸方案,將設備位置控制從 ±0.1mm 變為 ±0.02mm,助力客戶通過國際認證。這種研發生產服務結合的模式,使邁茨成為制造企業的合作伙伴。
"生產基地的價值,不僅在于生產能力,更在于對技術的掌握與場景的響應。" 公司dai表總結道,江蘇邁茨通過 12 年積累,形成從零部件加工到整機組裝、從標準品生產到定制化開發的鏈條能力。隨著工業發展,這家堅持技術導向的生產基地,正以制造能力推動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