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基礎:常見術語、制冷原理、部件解析
上海泛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霍尼韋爾(Honeywell)極冷致制冷劑(冷媒)產品、第四代HFO速思凈制冷劑,氣霧、清洗劑產品的銷售。又代理了巨化制冷劑,大金制冷劑,域適都制冷系統--AEL恒壓閥、制冷控制部件。近年來,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增加了海立轉子壓縮機、賽科為渦旋壓縮機、CPS制冷維修工縣等。
常用術語
1、熱量
熱量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如果使物體升溫,則熱量被吸入;如果使之冷卻,則熱量被排出,國際單位是焦耳(J)。
常用單位:kJ(千焦)、BTU(英制熱量單位)、kCal(千卡)
2、制冷量
單位時間內,空調機組從空調場所帶走的熱量。國際單位是kW (kJ/s)。
常用單位:kW(千瓦)、BTU/h(英制單位)、kCal/h(大卡)、RT(冷噸)
3、溫度
溫度表示物質的冷、熱程度。
溫度的表示方法有:℃(攝氏)、℉(華氏)、K(開爾文)℃=5/9(℉-32)= K-273
4、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水蒸汽接近飽和的程度。
表示方法:%(百分數)
5、制冷劑
在制冷系統中將熱量從高溫端傳遞到低溫端,循環流動的熱量載體。
常用的有:R22、R134a、R410A、R290、R717、R404A等
6、能效比
能效比是衡量空調機組經濟性的重要指標。
能效比=制冷量/耗電功率
7、顯熱/潛熱
引起物體溫度改變的熱量叫顯熱。
只改變物體相變狀態而不改變其溫度的熱量叫潛熱
8、 蒸發/冷凝
蒸發和冷凝是制冷劑在系統中由于吸收(放出)熱量時發生的相變過程。
制冷劑從液態變為氣態叫蒸發,從周圍環境吸熱;
制冷劑從氣態變為液體叫冷凝,向周圍環境放熱。
9、過冷度
制冷劑液體低于同一壓力下的飽和液體的溫度差值叫做過冷度,即冷媒的冷凝飽和溫度(高壓表對應值)和液管溫度的差值。
10、過熱度
制冷劑蒸氣高于同一壓力下的飽和蒸氣的溫度差值叫做過熱度,即冷媒的蒸發飽和溫度(低壓表對應值)和回氣溫度的差值。
基本原理
①蒸發過程:制冷劑液體在低壓(低溫)下蒸發,成為低壓蒸氣;蒸發器輸出冷量的設備,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對象的熱量,從而達到制冷的目的。
②壓縮過程:將該低壓蒸氣提高壓力為高壓蒸氣。壓縮機壓縮和輸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發器中低壓、冷凝器中高壓,是整個系統的心臟。
③冷凝過程將高壓蒸氣冷凝,使之成為高壓液體;冷凝器輸出熱量的設備,將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和壓縮機消耗功所轉化的熱量排放給冷卻介質。
④節流過程高壓液體降低壓力重新變為低壓液體,返回到①從而完成循環。節流閥對制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并調節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流量。
部件解析
1、壓縮機:制冷系統的心臟,動力,有壓縮和驅動制冷系統冷媒的作用。
2、冷凝器和蒸發器:冷凝器將熱量傳遞到外界環境,制冷劑氣體冷卻液化,使外界環境溫度升高。蒸發器從外界環境吸收熱量,制冷劑液體在其中汽化,使外界環境溫度降低。
3、干式蒸發器:干式蒸發器制冷劑在換熱管內通過,冷水在高效換熱管外運行,這樣的換熱器換熱效率相對較低,[本文來源:制冷百科公眾號],其換熱系數*為光管換熱系數的2倍左右,但是其優點是便于回油,控制較為簡便,而制冷劑的充注量大約是滿液式機組充注量的1/2~1/3左右。
4、滿液式蒸發器:滿液式蒸發器與干式蒸發器的運行方式恰好相反,冷水在換熱管內通過,制冷劑完全將換熱管浸沒,吸熱后在換熱管外蒸發。滿液式蒸發器的傳熱管表面上有許多針形小孔,[本文來源:制冷百科公眾號],管內表面上還有螺旋形凸起強化冷水側的換熱。這種同時強化管外沸騰和管內傳熱的高效傳熱管,使其傳熱系數提高。
5、節流機構:從冷凝器出來的高壓制冷劑通過膨脹閥進行降壓、降溫,使制冷劑溫度低于環境溫度,從而使空調機組具有制冷的能力,目前常用的節流裝置有:熱力膨脹閥、孔板、毛細管、手動膨脹閥、電子膨脹閥。
6、膨脹閥作用:節流降壓;控制流量;控制過熱度。控制蒸發器出口制冷劑過熱度的功能,保證蒸發器蒸發面積得到充分利用,可防止壓縮機沖缸事故發生。
7、熱力膨脹閥分類:熱力膨脹閥按結構形式分為:整體式和拼裝式。按壓力平衡方式可分為:內平衡和外平衡方式。按工質流向可分為:單向和雙向。
8、四通閥:四通閥是空調機中的重要部件,在空調系統中起著改變制冷劑流向作用。
9、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可安裝在氣體壓縮機的出入口用于氣液分離。
10、儲液器:儲液器是起到貯藏、氣液分離、過濾、消音和制冷劑緩沖的作用。
11、電磁閥:通電時,電磁線圈產生電磁力把關閉件從閥座上提起,閥門打開;斷電時,電磁力消失,彈簧把關閉件壓在閥座上,閥門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