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安全意識的提高以及對玻璃制品安全、環保、衛生、易清洗等特點的認同,一種叫做耐熱玻璃的器皿開始進入家庭,用于微波爐加熱和烤箱烤制食品。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在使用中經常發生玻璃爆裂傷人事件。因此,如何避免玻璃器皿傷人,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就成為人們格外關注的問題。
目前家居生活中人們接觸的玻璃器皿主要有普通玻璃、鋼化玻璃及耐熱玻璃三種。一般人都知道普通玻璃不能用于高溫加熱,不能在微波爐、烤箱中使用。可很多人并不知道鋼化玻璃和耐熱玻璃的區別。一些無良廠家或商家有意混淆概念,用生產成本較低的鋼化玻璃冒充耐熱玻璃,賺取黑心錢,致使有人在使用中玻璃爆裂,身體受傷。
要想改變玻璃器皿市場的亂象,一是必須盡快出臺有關耐熱玻璃的國家標準,明確其耐高溫和耐高溫差的指標數。二是實行準入制度,所有要進入市場的耐熱玻璃制品須取得許可證,張貼上專用標識后才可上架銷售。三是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得睜大眼睛,看清楚后再掏錢。可喜的是,據央視《第一時間》3月21日報道,有關耐熱玻璃的國家標準已經提交到國家標準委員會審批,有望今年6月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