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到門”運輸是一項復雜的國際性綜合運輸系統工程,先進國家為了發展集裝箱運輸,將此作為專門學科,培養了大批集裝箱運輸高級管理人員、業務人員及操作人員,使集裝箱運輸在理論和實務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1、保證貨物運輸安全。集裝箱運輸**減少了傳統運輸方式中人力裝卸、搬運的次數,這就可以避免人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貨物破損、濕損、丟失等貨運事故,減少經濟損失。2、節省貨物包裝材料。使用集裝箱運輸,可以簡化或不用運輸包裝,節省包裝材料和費用,降低商品的成本。改用集裝箱運輸,小件貨物改大箱,每箱兩個票簽,憑鉛封交接,檢驗與清點都很方便,工效可提高數十倍。青浦區咨詢國內集裝箱貨物運輸代理服務熱線
交貨記錄集裝箱貨物運輸(Delivery Record)交貨記錄共五聯:到貨通知書一聯;提貨單一聯,費用賬單二聯,交貨記錄一聯。1.交貨記錄的流轉程序(1)在船舶抵港前,由船舶代理根據裝貨港航寄或傳真得到的艙單或提單副本后,制作交貨記錄一式五聯;(2)在集裝箱卸船并做好交貨準備后,由船舶代理向收貨人或其代理人發出到貨通知書;(3)收貨人憑正本提單和到貨通知書向船舶代理換取提貨單、費用賬單、交貨記錄共四聯,對運費到付的進口貨物結清費用,船舶代理核對正本提單后,在提貨單上蓋**章;崇明區咨詢國內集裝箱貨物運輸代理廠家電話收貨人憑交貨記錄提貨,提貨完畢時,交貨記錄由收貨人簽收后交場站留存。
5、如使用了托運人自有的不適航的集裝箱,所引起的貨損事故應由托運人負責,若使用承運人集裝箱及設備,其間造成了第三者財產或生命的損害,應由托運人負責賠償。責任限制(Limits of Liability)是集裝箱運輸中發生貨損貨差,承運人應承擔的比較高賠償額。拼箱貨的責任限制與傳統運輸相同。整箱貨的賠償參照國際上的一些判例:如果提單上沒有列明箱內所裝貨物的件數,每箱作為一個理賠計算單位;如提單上列明箱內載貨件數的,仍按件數計算;如果貨物的損壞和滅失不屬海運過程,而是在內陸運輸中發生的,則按陸上運輸比較高賠償額辦理;如集裝箱是由托運人所有或提供的,遇有滅失或損壞,且其責任確屬承運人應承擔者,亦應視做一個理賠計算單位。
該項申請聯由發貨人和船公司或他們的代理人分別簽署。總之,集裝箱裝箱單的內容記載得準確與否,與集裝箱貨物運輸的安全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場站收據(DockRecipt,D/R)場站收據是由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編制,是承運人簽發的,證明船公司已從發貨人處接收了貨物,并證明當時貨物狀態,船公司對貨物開始負有責任的憑證,托運人據此向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換取待裝提單或裝船提單。它相當于傳統的托運單、裝貨單、收貨單等一整套單據,共有十聯(有的口岸有七聯),其中:簡化貨運手續——鐵路零擔貨物運輸,每件貨物需要兩個票簽,而且要件件清點。
6、便于自動化管理。集裝箱是一種規格化貨物運輸單元,這就為自動化管理創造了便利條件。集裝箱運輸的管理方法和工作體系與傳統運輸方式不同,其主要的關系方有集裝箱運輸經營人、無船承運人(NVOCC)、實際承運人、集裝箱租賃公司、集裝箱**碼頭(堆場)和貨運站。無船承運人他們專門經營集裝貨運的攬貨、裝箱、拆箱、內陸運輸及經營中轉站或內陸站業務,可以具備實際運輸工具,也可不具備。實際承運人掌握運輸工具、并參與集裝箱運輸的承運人。通常他們擁有大量的集裝箱,以利于集裝箱的周轉、調撥、管理以及集裝箱與車船機的銜接集裝箱裝船后,港口場站留下裝貨單用作結算費用及以后查詢,大副聯交理貨部門送大副留存;閔行區品牌國內集裝箱貨物運輸代理供應商家
能做到取貨上門,送貨到家,鐵路、水運、公路、航空聯運。用這種方法運輸,簡便、迅速、安全、經濟。青浦區咨詢國內集裝箱貨物運輸代理服務熱線
正式使用集裝箱來運輸貨物是在20世紀初期。1900年,在英國鐵路上***試行了集裝箱運輸,后來相繼傳到美國(1917年)、德國(1920年)、法國(1928年)及其他歐美國家。1966年以前,雖然集裝箱運輸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在該階段集裝箱運輸權限于歐美一些先進國家,主要從事鐵路、公路運輸和國內沿海運輸;船型以改裝的半集裝箱船為主,其典型船舶的裝載量不過500TEU(20ft集裝箱換算單位,簡稱“換算箱”)左右,速度也較慢;箱型主要采用斷面為8ft×8ft,長度分別為24ft、27ft、35ft的非標準集裝箱,部分使用了長度為20ft和40ft的標準集裝箱;青浦區咨詢國內集裝箱貨物運輸代理服務熱線
上海億杭德天物流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上海市等地區的商務服務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 億杭德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