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科學謀劃,產廢企業由“散亂”變“系統”。一是實地調查“建檔”。根據產廢企業類型、工藝、設備、危險廢物產生種類和數量分類進行匯總,全方面調查排摸全市各個區域小微產廢企業。截至目前,已完成轄區內所有小微產廢企業摸底調查工作。二是整合資源“建組”。出臺《玉環市小微企業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以公開招投標形式選取一家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收集單位,通過組合資源、統一議價,較大程度上降低企業危險廢物處置成本。如原廢乳化液的市場處置價格為2800元/噸,現通過整合集中議價方式,目前處置費用已調整至2160元/噸,累計節約處置費320多萬元。三是借助云端“建橋”。創新智慧環保云管理系統,將合作的小微產廢企業基本信息、工藝、設備、危險廢物種類、危險廢物產量、轉移情況等相關數據進行統一收集錄入,后臺實現數據智能分析。目前已完成2472家合作企業信息錄入,實現小微產廢企業全覆蓋,并進行動態更新。危廢云倉,提供危廢處理效果評估報告,助力企業持續改進。湖南廢液危廢云倉平臺
裝備化作業,物料在出入庫時,系統會發出相應指令,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進行搬運、存取等操作,以確保作業及時性、準確性,同時避免了安全隱患。倉庫作業自動化設備應用主要有自動化立庫和無人AGV。自動化立庫能提高存儲效率,減少人工勞動,降低庫存積壓,我國頭一座自動化倉庫自1980年問世后迅速得到普遍應用,機器制造業、物流業等很多行業都開始采用自動化立體倉庫代替傳統倉庫,從“靜態存儲”跨越到“動態存儲”時代。無人AGV較自動化立庫更具柔性、靈活性,其導航技術已從磁軌變革到激光,在作業環境中安裝適高的反射板,AGV通過發射激光束采集由反射板反射的光束來確定其當前的位置和方向,并通過連續的三角算法實現定位導航。這種存儲方式靈活,無須大幅改裝倉庫現場即可實現物料的自動出入庫。湖南廢液危廢云倉平臺智能危廢回收,通過數據分析優化回收網絡布局。
為落實我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我區創新推出危廢全流程管理模式,實現行業危廢統籌運輸、集中處置、閉環監管。截至目前,使用該模式已有18家企業。一是打造危廢處理“智能云倉”。針對車輛維修行業危廢的不同屬性,對傳統危廢倉庫改造,加裝智能通訊傳感設備,升級為模塊化“汽修云倉”,可直接分類收集各種危廢,并對廢機油壺、廢油漆桶進行破碎、壓碎等減量預處理,能節省81%和70%的存儲體積。二是創新“物聯網+區塊鏈”治理模式。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隨著經濟體制革新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信息技術在物流倉儲行業的普遍應用,我國的物流倉儲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由傳統物流向現代化物流過渡的變革時期。與此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基于RFID技術、條形碼技術、GPS技術、傳感技術、ZigBee技術的物聯網技術正在全方面應用于社會生產與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物聯網與互聯網結合,實現環境與系統的整合,為現代倉儲的變革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智能危廢回收,實現危廢快速響應處理,減少環境風險。
吳江區小微產廢單位普遍存在危廢貯存設施不合規問題。按照相關要求,危廢倉庫需具備規劃、住建、生態環境、安全、消防五部門的合規手續才可以正常使用,但不少小微產廢單位沒有合規的危廢倉庫,甚至有一些小微企業把危廢存放在臨時性建筑或集裝箱中,存在較大的安全和環境污染隱患。吳江區小微企業產廢量小、產廢品種多、成分復雜,對危廢處置企業而言,既是小客戶又是難處理的客戶,很難找到合適的危廢處置企業。危廢運輸實行許可制,且需在國家和省級網上監管系統中實現全程追溯。市場上能滿足條件的專業運輸企業較少,運輸也難。危廢云倉,提供危廢處理應急預案,助力企業應對突發情況。遼寧危廢云倉市場價格
智能回收裝置助力企業實現危廢處理設施信息化升級。湖南廢液危廢云倉平臺
平湖市生態環境局同步對服務內容依照新規進行驗收,在當場驗收合格后對平臺工作人員專業的服務表示贊賞。一直以來,固廢處置公司始終致力于解環境難題、破環境風險,全力做好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工作,運營至今已安全處置危廢15萬余噸。合作運營管理的“禾小微”收集平臺自2019年建立至今,已累計簽約服務企業6200余家,入企服務4萬余家,收集危廢2.6萬余噸。除了危廢的收運轉移處置,服務好企業、按需提供規范化制度、管理計劃咨詢、業務培訓、演練指導、現場危廢標準化貯存場所建設及臺賬管理等,更是服務重點。湖南廢液危廢云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