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測試電接口信令? 數據在HS模式下傳送,在線路空閑時,發射機切換到低功率模式,以便節能。在高速(HS)模式下,差分電壓最小值是140mV,標稱值是200mV,比較大值是270mV,數據速率擴展到比較大2.5Gb/s。HS模式由兩種可能狀態組成:D...
MIPI是一個比較新的標準,其規范也在不斷修改和改進,目前比較成熟的接口應用有DSI(顯示接口)和CSI(攝像頭接口)。CSI/DSI分別是指其承載的是針對Camera或Display應用,都有復雜的協議結構。以DSI為例,其協議層結構如下: CSI...
PCIe4.0標準在時鐘架構上除了支持傳統的共參考時鐘(Common Refclk,CC)模式以 外,還可以允許芯片支持參考時鐘(Independent Refclk,IR)模式,以提供更多的連接靈 活性。在CC時鐘模式下,主板會給插卡提供一個100MHz的參...
MIPI規范框架MIPI規范為IIoT應用程序提供了以下好處: 機器等對安全性要求高的設備可從MIPI的功能安全接口中受益 低功耗設備受益于MIPI的節能功能 連接的設備受益于MIPI的5G 尺寸受限制的設備得益于 MIPI的...
10GBase-T/MGBase-T/NBase-T的測試 10GBase-T是IEEE在2006年推出的10G以太網的標準,用于在服務器、數據交換機間用雙絞線和RJ-45接口實現10Gbps的信號傳輸。10GBase-T的實現方法與1000Base...
①高速信號是需要對其傳輸線進行設計,以確保在傳輸過程中其波形失真度可以接受的那些信號。模擬信號傳輸都應該看作高速信號傳輸,數字信號如果其傳輸線長度大于該數字信號有效比較高諧波(一般為基頻的3~5倍)波長的1/4,該數字信號相對該傳輸線就是高速信號。 ...
以太網 以太網是一種計算機局域網技術。IEEE組織的IEEE 802.3標準制定了以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以太網是目前應用普遍的局域網技術,取代了其他局域網技術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 ...
從EtherNet/IP?到EtherCAT?的以太網解決方案以其獨特的方式克服了這些缺點。盡管工業以太網相較于別的替代技術還有一些其它優勢,然而它在運動控制中還遠沒有占到主導地位。我們來看看它能夠并且將會在未來幾年的競爭中越來越被接受的三個原因。 ...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以太網采用帶檢測的載波幀聽多路訪問(CSMA/CD)機制。以太網中節點都可以看到在網絡中發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們說以太網是一種廣播網絡。 以太網的工作過程如下: 當以太網中的一臺主機要傳輸數據時,它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
以太網交換機原理 以太網交換機,作為我們廣為使用的局域網硬件設備,它的普及程度其實是由于以太網的使用,作為以太網的主流設備,幾乎所有的局域網中都會有這種設備的存在。看看以下的拓撲,會發現,在使用星型拓撲的情況下,以太網中必然會有交換機的存在,因為...
①理解電阻、電感、電容等特性,其本質就是對電流、電流變化和電壓變化具有的抵抗力,以及電阻器、電感器、電容器幾種器件不僅具有主特性,在高速信號傳輸電路中還表現出其他的特性。 ②掌握高速信號傳輸、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和電磁兼容性的概念,以及高速信號傳輸...
為了保證接收端在時鐘有效沿時采集到正確的數據,通常都有建立/保持時間的要求,以避免采到數據線上跳變時不穩定的狀態,因此這種總線對于時鐘和數據線間走線長度的差異都有嚴格要求。這種并行總線在使用中比較大的挑戰是當總線時鐘速率超過幾百MHz后就很難再提高了,因為其很...
2.4電源完整性的概念 2.4.1電源完整性的定義 電源信號是電信號的一個特例,因此,電源完整性是信號完整性的一個特例,電源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同樣具有完整性的問題。電源完整性,英文為PowerIntegrity,簡稱PI,指電源系統所產生的電源信...
由天線原理可知,如果反射點恰好處于信號某個有效諧波波長的1/4處,則在該段傳輸線上任意位置入射信號和反射信號的相位相同,電流方向相反,信號幅值疊加,該段傳輸線構成射頻發射天線。因此,一般情況下,如果其傳輸線長度大于該數字信號有效比較高諧波(一般為基頻的3~...
在實際的PCB布線時,如果由于產品結構的需要,不能縮短信號線長度時,應采用差分信號傳輸。差分信號有很強的抗共模干擾能力,能延長傳輸距離。差分信號有很多種,如ECL、PECL、LVDS等,表1列出LVDS相對于ECL、PECL系統的主要特點。LVDS的恒流源模式...
高速信號傳輸——電源完整性供電 電源系統完好性 供電傳輸線完好性 供電中繼系統完好性 高速信號傳輸——電磁兼容 電磁兼容定義 (1)設備中的信號的傳輸都能夠抵抗本設備的干擾和外部的干擾 (2)設備中的信號的傳輸都不...
我們經常使用到的總線根據數據傳輸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并行總線和串行總線。 并行總線是數字電路中早也是普遍采用的總線結構。在這種總線上,數據線、地址線、控制線等都是并行傳輸,比如要傳輸8位的數據寬度,就需要8根數據信號線同時傳輸;如果要傳輸32位的數據...
數字信號的時鐘分配(ClockDistribution) 前面講過,對于數字電路來說,目前絕大部分的場合都是采用同步邏輯電路,而同步邏輯電路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時鐘。數字信號的可靠傳輸依賴于準確的時鐘采樣,一般情況下發送端和接收端都需要使用相同頻率的工作...
規范中規定了共11種不同的Preshoot和De-emphasis的組合,每種組合叫作一個 Preset,實際應用中Tx和Rx端可以在Link Training階段根據接收端收到的信號質量協商 出一個比較好的Preset值。比如P4沒有任何預加重,P7強的預加...
進行SATA測試時,需要準備適當的測試環境和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以下是關于SATA測試環境和方法的一些建議: 進行SATA測試時,需要準備適當的測試環境和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以下是關于SATA測試環境和方法的一些建議:測試環境: 硬件設備:準備...
SATA(Serial ATA)是一種計算機總線接口,用于連接存儲設備,如硬盤驅動器和光盤驅動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存儲需求的增加,SATA接口成為了主流的存儲設備連接標準。然而,為了確保SATA接口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對其進行測試變得至關重...
采用并行總線的另外一個問題在于總線的吞吐量很難持續提升。對于并行總線來說, 其總線吞吐量=數據線位數×數據速率。我們可以通過提升數據線的位數來提高總線吞吐 量,也可以通過提升數據速率來提高總線吞吐量。以個人計算機中曾經非常流行的PCI總 線為例,其**...
兼容性評估: 如果進行了兼容性測試,評估SATA接口與其他硬件和軟件組件的兼容性。根據測試結果,判斷是否存在兼容性問題,并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更新驅動程序、固件升級等。 故障檢測和診斷: 如果進行了故障檢測和診斷測試,分析測試結果中的...
避免過度使用硬盤驅動器:避免頻繁的大量寫入操作,以減少硬盤驅動器的磨損和故障的風險。合理使用存儲空間,并避免長時間的高負載操作。 溫度管理:確保SATA設備在適當的溫度范圍內運行。過高的溫度可能會影響性能和可靠性。提供良好的通風和散熱,避免過熱。 ...
SATA傳輸速度測試是用于評估SATA接口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性能的一種測試方法。以下是進行SATA傳輸速度測試的一般步驟: 選擇測試工具: 首先,選擇適合進行SATA傳輸速度測試的專業測試工具或軟件。常見的工具包括CrystalDiskMark、...
SATA測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和內容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進行SATA測試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傳輸速度測試原理: SATA傳輸速度測試的原理是通過向SATA接口發送大量數據,并測量在指定時間內傳輸的數據量來計算傳輸速度。測試工具...
執行兼容性測試: 使用專業的兼容性測試工具或軟件,如SATA 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等,執行兼容性測試。根據測試工具的指導和要求,進行一系列測試,以驗證SATA接口與其他硬件和軟件組件之間的兼容性。 分析測試...
然而,由于SATA接口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需要對其進行的測試和驗證,以確保其正常工作和性能達到預期。SATA測試涉及傳輸速度測試、兼容性測試和故障檢測與診斷等方面。通過SATA測試,可以評估SATA接口的傳輸速度、兼容性和穩定性,以確保存儲設備能夠正常工作并...
故障檢測和診斷: 這種測試旨在檢測和診斷SATA接口或相關設備的故障。通過使用專門的故障檢測工具和軟件,可以檢測硬盤驅動器的健康狀態、電纜連接的可靠性、電源供應的穩定性等。這種測試可以幫助用戶及早發現問題,并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修復。 性能優化測...
分析和評估結果:根據測試工具的輸出結果,分析傳輸速度的數據。比較不同測試參數下的結果,觀察傳輸速度的變化。根據實際需求,評估測試結果是否滿足預期性能要求。 化和改進:如果測試結果不符合預期,可以根據分析結果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這可能包括調整操作系統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