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拋光腐蝕儀器構成包括直流電源部分、腐蝕器和控溫系統。直流電源輸出端接腐蝕器的輸入端,腐蝕器與控溫系統相連接。直流電源恒定輸出預設電壓和恒定輸出電流給腐蝕器,以及輸出電路中設置電流過載保護器,用于腐蝕器在工作過程中保持恒定的電壓和電流;直流電源中設有時間繼電器,用于樣品電解時間到達設定時間后,關閉電流、電壓的輸出,同時蜂鳴器提醒;腐蝕器包括電極,樣品罩,攪拌器,控溫系統由加熱控制單元和冷卻盤管組成。折疊編輯本段特點電解拋光腐蝕儀可實現恒定電壓、恒定電流方式工作,可控制樣試樣的電解電流密度,能快速而有效地對金屬材料進行電解拋光和腐蝕,具有重復性好,操作控制方便等特點。低倍組織熱酸蝕腐蝕采用三層樣品隔離放置方式,樣品取放方便且增加了工作空間,改善腐蝕性。杭州試驗設備腐蝕性價比高
電解拋光腐蝕操作步驟,測量試樣拋光的表面積;試樣的清洗。磨制完的試樣要用洗滌劑徹底清洗,清洗之后再用蒸餾水漂洗,也可用超聲波清洗;不銹鋼夾子夾住試樣,同時用導線將夾子與電源的正極連接;向電解槽中注入電解液;將已經于電源負極連接好的陰極板放入電解液中;把試樣放入電解液中,接通電源,調整電壓到所要求的數值,記下時間;如果需要,可調整陰陽極間的距離,調整電流密度;達到所要求拋光時間后,取出試樣,切斷電源。立即用水對試樣進行漂洗,再用酒精漂洗,干燥后就得到了拋光好的試樣。昆山電解腐蝕按鈕操作電解拋光腐蝕,攪拌裝置保證了拋光/腐蝕介質均勻,樣品表面環境一致。
晶間腐蝕試驗方法:在特定介質條件下檢驗金屬材料晶間腐蝕敏感性的加速金屬腐蝕試驗方法,目的是了解材料的化學成分、熱處理和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屬的腐蝕電位處在恒電位陽極極化曲線特定區間的各種試驗溶液,利用金屬的晶粒和晶界在該電位區間腐蝕電流的明顯差異加速顯示晶間腐蝕。不銹鋼、鋁合金等的晶間腐蝕試驗方法在許多國家均已標準化。產生晶間腐蝕的不銹鋼,當受到應力作用時,即會沿晶界斷裂、強度幾乎完全消失,這是不銹鋼的一種很危險的破壞形式。
電解拋光腐蝕,電解浸蝕參考資料
試驗材料 |
浸蝕液配比 |
電解參數 |
時間 |
陰極材料 |
備注 |
鋁和鋁合金 |
蒸餾水 90ml磷酸(1.71) 10ml |
1~8V |
5~10秒 |
不銹鋼 |
純鋁,鋁一銅,鋁一?鋁一?硅合金 |
銅 |
正磷酸/蒸餾水=2:1 |
0.8V 24。C |
30秒 |
銅 |
除錫青銅外的合金 |
黃銅 |
正磷酸/水=3:5 |
0.01A/cm2 16~27。C |
幾秒 |
銅 |
α黃銅,β黃銅 |
黃銅 |
正磷酸/水=4:6 |
0.08~0.012A/cm2 24。C |
幾秒 |
銅 |
α黃銅 |
黃銅 |
正磷酸/硫酸(濃)/蒸餾水=67:10:23 |
0.8V 24。C |
30秒 |
銅 |
含Sn≤6%的青銅 |
青銅 |
正磷酸/硫酸(濃)/蒸餾水=47:20:33 |
0.8V 24。C |
30秒 |
銅 |
含Sn≤6%的青銅 |
晶間腐蝕試驗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test),在特定介質條件下檢驗金屬材料晶間腐蝕敏感性的加速金屬腐蝕試驗方法,目的是為了了解材料的化學成分、熱處理和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屬的腐蝕電位處在恒電位陽極極化曲線特定區間的各種試驗溶液,然后利用金屬的晶粒和晶界在該電位區間腐蝕電流的明顯的差異加速顯示晶間腐蝕,不銹鋼、鋁合金等的晶間腐蝕試驗方法在許多國家均已標準化。各標準對試驗細節均有詳細規定。低倍組織熱酸蝕腐蝕酸蝕槽采用特殊材料制作,耐酸耐高溫。四川電解腐蝕
低倍加熱腐蝕根據《GB/T226-91鋼的低倍組織及缺陷酸蝕檢驗法)對鋼材進行低倍組織熱酸蝕。杭州試驗設備腐蝕性價比高
晶間腐蝕,檢測晶間腐蝕狀況:能檢驗各種不銹鋼、鋁合金、黃銅和鎳基合金等材料在特定溫度和腐蝕試劑下的晶間腐蝕狀況。通過模擬材料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遇到的腐蝕環境,讓材料在儀器中經受腐蝕作用,從而直觀地觀察和分析材料是否發生晶間腐蝕以及腐蝕的程度。判定材料性能與工藝合理性:根據晶間腐蝕的檢測結果,判定材料的化學成分、熱處理和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如果材料在試驗中出現嚴重的晶間腐蝕,說明材料的成分可能存在問題,或者熱處理、加工工藝不當,導致材料抗晶間腐蝕能力下降,進而為材料的改進和工藝的優化提供依據。杭州試驗設備腐蝕性價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