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深遠海半潛式養殖平臺“寧德1號”經過福建寧德下白石公鐵大橋水域、漳灣主航道,駛出寧德東沖口。“寧德1號”是全國首座入級中國船級社(CCS)半潛式全框架深海養殖平臺,總長120米,寬56米,箱體高度12.5米,養殖總容積為65000立方米。(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發 寧德海事局 供圖發展深遠海養殖對于保障國家食物安全、緩解近海生態環境壓力、實現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向海洋要食物,打造“藍色糧倉”,在易受臺風影響的深遠海,可靠的海洋工程裝備是關鍵。工廠化養殖助力漁業現代化,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甘肅智能工廠化水產養殖供應商
切實強化養殖尾水的達標排放。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產污主要涉及養殖池準備階段的消毒沖洗、養殖過程投餌和捕撈后養殖池清洗三個環節,其中捕撈后養殖沖洗環節排水比例較高,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磷和總氮。對于新建項目,應特別關注諸如生態溝渠、人工濕地等養殖尾水配套處理設施的使用頻率和實際應用效果,避免驗收合格、應用失靈的現象。沿海地區工廠化循環水養魚(鲆鰈魚類)、養蝦(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海水動物育苗項目,涉及使用地下海(咸)水的,應同時關注鹽類物質的排放控制,避免造成項目周邊土地的鹽堿化。對于內陸省份出現的“海鮮陸養”,需要模擬海水環境,也應關注鹽類物質排放。江蘇高密度工廠化水產養殖物聯網養殖業與餐飲業深度融合,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益。
智慧化的運作體系,帶來的直接好處在于,可以較大程度降低風險、減少損失。比如絕大多數魚自身會攜帶病毒,關鍵是控制其爆發的誘因,水質即為其中的一個主要指標。傳統土塘養殖模式,當面臨大暴雨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時,水質容易不穩定,通常情況下,只有出現了問題才能下藥進行補救。而依靠這套智能化設備,就能實時洞悉、提前干預。“較早的‘魚菜共生’是上面飄著菜、下面養著魚,但這樣的系統并不完善,因為魚和菜的生長環境不一樣,對養分需求也不一樣。現在,則是一個智能化的蔬菜工廠,其溫度、濕度、光照和營養控制,建立在一個更精確、更科學的系統上,更符合綠色、循環、高效發展理念。”楊先華解釋道。
隨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和實現碳中和的進程逐漸加速,發展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已成為水產養殖業的必由之路,我國傳統的養殖模式在科技水平、自動化程度、經營管理方式、資源消耗等方面已經表現出種種局限性,而智慧化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優勢日益顯現,必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工廠化養殖,是在室內海水池中采用先進的機械和電子設備控制養殖水體的溫度、光照、溶解氧、pH值、投餌量等因素,進行高密度、高產量的養殖方式。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一種現代化的水產養殖方式,通過技術手段模擬自然生態環境,實現水產養殖的高密度、高效益和低環境影響,被譽為“二十一世紀較具潛力的養殖模式”,是我國水產養殖轉方式、調結構、低碳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和未來發展趨勢。養殖業的綠色發展,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放苗前準備:1. 設備檢查,養殖前首先要檢查水氣和過濾處理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具體包括對增氧設備、循環水各處理單元、排污管道等設備進行調試和檢修,對石英砂濾罐進行反沖洗,確保養殖過程水流順暢且水質達標。2. 水體準備,養殖系統試運行結束后對養殖池進行殺菌消毒:浸池、排水、刷洗后采用漂白粉或復合碘溶液消毒或用大于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后刷洗、沖洗。在放苗前1至3天進水,一般進水量為池高的4/5。進水后開啟循環水系統使水體進行循環并用增氧泵對水體進行曝氣。適當肥水,培養有益藻,使水質達到養殖標準。降低透明度,減少應激。南美白對蝦對水質的要求:水溫27℃左右,水色為黃褐色或褐色,透明度20~40cm為佳,pH7.6~8.6,溶氧至少5mg/L,總堿度110~140mmol/L。工廠化養殖應關注氣候變化,應對極端天氣影響。河南大型工廠化水產養殖池
引入現代化生物技術,提高水產養殖的遺傳改良水平。甘肅智能工廠化水產養殖供應商
據了解,“藍鉆1號”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養殖水體約16萬立方米,集成了飼料投喂、自動監測等多項技術,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管控,平時只需3個人就可以承擔200多噸海水魚的養殖管理及海上看護等工作。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何建湘表示,近年來我國海水養殖業在重要水產生物基因組解析、新品種開發、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和設施裝備開發等領域取得明顯進展。然而,在名特優新品種開發和區域養殖容納量評估等方面仍需突破。本次會議圍繞水產遺傳育種、養殖與設施、飼料營養與疾病防控等主題,深入開展學術交流,將推動海水養殖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甘肅智能工廠化水產養殖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