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用輻射溫度計**結構與工作流程
(1) 光學系統
-
紅外透鏡/反射鏡:聚焦目標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至探測器。透鏡材料需透紅外光(如鍺、硒化鋅),避免普通玻璃對紅外線的吸收。
-
視場角與距離系數(D:S):決定測量區域大小,例如D:S=12:1表示在12cm距離下測量1cm直徑區域。
(2) 探測器
-
熱電堆(Thermopile):利用溫差電效應將紅外輻射轉換為電壓信號,無需制冷,成本低(常用類型)。
-
光電導型探測器(如InGaAs、HgCdTe):對特定波長敏感,需制冷以提高靈敏度,用于高精度場合。
-
熱釋電探測器:響應速度快,適合動態測溫。
(3) 信號處理與溫度計算
-
信號放大與濾波:探測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經放大和濾波(抑制環境干擾)。
-
發射率(ε)校正:實際物體非理想黑體(ε<1),需根據材料設置發射率(如拋光金屬ε≈0.1,氧化金屬ε≈0.8,人體皮膚ε≈0.98)。
-
溫度反演算法:通過斯特藩-玻爾茲曼公式或分波長亮度法計算溫度值。
(4) 顯示與輸出
-
溫度顯示:LCD屏幕直接顯示溫度值(℃/℉可切換)。
-
數據接口:RS-232、USB或無線傳輸至計算機或PLC系統。
英菲計量,度量企業的溫度!麗水壓力式溫度計熱工計量校準
熱敏電阻測溫儀的校準前準備
-
標準器及配套設備選擇
-
選用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作為標準器,其具有高精度和穩定性,不確定度通常優于 ±0.05℃,可滿足對熱敏電阻測溫儀校準的精度要求。
-
配備高精度的恒溫槽,如油恒溫槽或水恒溫槽,溫度范圍應覆蓋熱敏電阻測溫儀的常用測量范圍,溫度波動度應在 ±0.01℃以內,均勻度在 ±0.02℃以內,確保提供穩定且均勻的溫度場。
-
準備高精度的數字多用表或直流電橋,用于測量電阻值,其分辨率應達到 0.01Ω,測量誤差不超過 ±0.05%。
-
環境條件檢查
-
校準環境溫度應保持在(20±2)℃,以減少環境溫度對校準結果的影響,確保校準的準確性。
-
相對濕度應控制在 40% - 60%,避免濕度過高導致儀器受潮,影響測量精度。
-
環境應無強電磁場干擾、無振動,防止對測量信號產生干擾和影響儀器的穩定性。
-
被校儀器檢查
-
檢查熱敏電阻測溫儀的外觀,確保外殼無破損、變形,顯示屏清晰完整,無缺劃、漏顯等問題。
-
檢查各按鍵、旋鈕操作是否靈活,功能是否正常,連接導線是否破損、接觸良好。
-
查看熱敏電阻探頭是否有損壞、氧化等現象,如有問題應及時更換或處理。
馬鞍山機械溫濕度計熱工計量檢測公司溫度濕度,英菲服務每一步!
玻璃液體溫度計校準
-
校準前準備
-
標準器:選擇精度等級至少比被校溫度計高一個等級的標準溫度計或標準鉑電阻溫度計。
-
環境條件:校準環境溫度應穩定,波動范圍不超過 ±1℃,無強氣流和振動。
-
設備:準備恒溫槽,根據校準溫度范圍選擇合適的恒溫槽,如低溫恒溫槽用于低溫校準,油恒溫槽用于中高溫校準。
-
校準步驟
-
外觀檢查:檢查溫度計有無破損、刻度是否清晰、液柱是否連續等。
-
零點校準:將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待示數穩定后(一般需 10 - 15 分鐘),調整溫度計零點。
-
多點校準:根據溫度計測量范圍,選取若干校準點,如測量范圍為 - 50℃ - 150℃,可選擇 - 40℃、0℃、50℃、100℃、140℃等點。將溫度計放入恒溫槽,設置恒溫槽溫度至各校準點,穩定后記錄標準溫度計和被校溫度計示數,計算誤差。
溫度數據采集器校準步驟
1.設備連接與預熱
1.將標準溫度源(如干體爐/恒溫槽)與被校數據采集器各通道連接,確保傳感器浸入深度≥80mm。
2.通電預熱30分鐘,開啟采集軟件并清空歷史數據。
2.通道一致性檢測
1.設置標準源至25℃,穩定后(波動≤±0.1℃)同步讀取所有通道數據。
2.通道間比較大偏差應≤±0.2℃(典型要求),超差時校準基準電壓源。
3.零點校準
1.設置標準源至量程下限(如-20℃),穩定10分鐘后記錄各通道數據。
2.通過軟件校準模塊修正零點偏移,確保示值誤差≤±0.3℃。
4.量程校準
1.升溫至量程上限(如150℃),調整各通道增益系數使誤差≤±0.5%FS。
2.帶熱電偶通道需同步補償冷端溫度(參考冰點器0℃基準)。
5.多點線性校準
1.選取校準點:-20℃、0℃、50℃、100℃、150℃(覆蓋全量程)。
2.每點穩定后采集10組數據,計算非線性誤差(要求≤±0.2%FS)。
6.動態響應測試
1.以2℃/min速率從50℃升溫至100℃,記錄數據采集頻率與溫度變化同步性。
2.比較大延遲時間應≤3秒(采樣周期1秒時)。
7.長期穩定性驗證
1.在80℃恒溫點連續運行8小時,每小時記錄各通道數據。
2.漂移量應≤±0.5℃(工業級設備典型指標)。
熱工校準,信賴英菲!
工業鉑熱電阻的校準前準備
-
標準器選擇:通常選用高精度的標準鉑電阻溫度計作為標準器,其不確定度應滿足校準要求,一般優于被校準工業鉑熱電阻不確定度的 1/3。例如,被校準鉑熱電阻的不確定度為 ±0.1℃,則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不確定度應優于 ±0.03℃。
-
配套設備:準備恒溫槽,要求其溫度均勻性和穩定性良好,溫度波動度在 ±0.05℃以內,溫度均勻性在 ±0.1℃以內。還需配備直流電位差計或數字多用表等測量儀器,其分辨率和準確度要滿足測量要求,如分辨率應達到 0.1μV。
-
環境條件:校準環境溫度應控制在(20±5)℃,相對濕度在 45% - 75% 之間,環境應無強電磁場干擾、無振動,避免陽光直射和空氣對流。
-
被校鉑熱電阻檢查:檢查工業鉑熱電阻的外觀,保護管應無破損、變形,接線盒應完好,引線連接牢固。同時,測量其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不小于 100MΩ(100V 直流電壓下),以確保其電氣性能良好。
溫度濕度精確控,生產安全有保障!衢州機械溫濕度計熱工計量校準價格
英菲計量,讓標準成為習慣!麗水壓力式溫度計熱工計量校準
廉金屬熱電偶校準前準備
1. 標準器及配套設備
1.主標準器:選用二等標準S型熱電偶或標準黑體爐(溫度范圍覆蓋校準點,如0~800℃),其擴展不確定度≤±1.0℃,需優于被校熱電偶的1/3。
2.恒溫源:配置管式爐或恒溫槽(溫度波動度≤±1.0℃,均勻性≤±2.0℃),支持升溫速率≤5℃/min,避免溫度過沖。
3.測量設備:配備高精度數字多用表(分辨率0.1μV,誤差≤±0.5μV)或專業熱電偶校準儀,內置冷端補償功能(誤差≤±0.2℃)。
4.護管(防止校準中氧化或污染)。
2. 環境條件
1.實驗室溫度穩定在(20±5)℃,濕度≤70%RH,避免強氣流擾動或熱輻射干擾爐體溫場。
2.校準區域遠離強電磁場及高頻設備,電源接地可靠(接地電阻≤4Ω),確保電信號穩定。
3.管式爐周圍設置隔熱屏障,防止高溫輻射影響操作安全。
3. 被校熱電偶檢查
1.外觀檢查:電極絲無斷裂、氧化或污染,絕緣瓷管無裂紋,極性標識(正負極)清晰。
2.絕緣測試:500V兆歐表測量電極與保護管間絕緣電阻≥100MΩ(常溫下)。
3.退火處理:校準前對熱電偶進行退火,消除加工應力。
4.參考端補償驗證:在冰點器(0℃)中測試冷端補償誤差≤±0.5℃,或確認補償 導線連接正確。
麗水壓力式溫度計熱工計量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