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成功建成全球首臺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這一創新技術為解決核廢料處理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過利用質子束轟擊核廢料,該系統能將長壽命的放射性核素轉化為短壽命物質,從而將核廢料的輻射危害期從數十萬年縮短至500年以內,極大降低了核廢料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潛在風險。 ...
中遠海運近期完成了首批20萬噸級散貨船的改裝,采用了胺法碳捕集系統。這項技術能夠捕獲發動機尾氣中85%的二氧化碳,并將其液化儲存,每個航次可處理的二氧化碳量達到200噸。這一創新解決方案有效減少了航行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對推動航運業的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該碳捕集系統在船舶靠港后,會將...
首航高科敦煌100MW光熱項目通過一系列創新,成功實現了18小時的持續發電,這一突破使得夜間發電成為常態。通過改進熔鹽配方與吸熱器設計,該項目的儲熱時長從原來的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夜間的發電量占比提高至45%。這一技術的進展明顯提升了光熱電站在晝夜之間的電力供應能力,為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不穩...
中國鐵塔計劃到2025年,新增的90%備電系統將采用退役電動車電池,通過篩選和重組技術,確保電池包的可用容量保持率超過70%。這一創新方案的實施,解決了5G基站電力保障中的成本問題。通過梯次利用退役電動車電池,與傳統的鉛酸電池相比,基站的備電成本降低了60%。這一技術進步不僅提升了電池的使用效率...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青海共和盆地成功實現了3700米深處干熱巖體的持續發電,標志著干熱巖發電技術的一個重要突破。通過新型增強型地熱系統(EGS)的應用,該技術的發電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達到了18.5%。這一技術的進步使得干熱巖發電的商業化進程加速,帶來了更加高效和環保的能源選項。 此外,配套...
海南三沙市啟動了一項創新性的海洋核能平臺示范項目,旨在通過先進的技術提升偏遠島嶼的能源供應能力。該項目采用了60MW的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這種新型反應堆將替代島嶼上長期依賴的柴油發電機,從而明顯降低能源成本。項目的實施預計使得島嶼的年供電成本減少約30%。 該技術具備很多優勢,首先是其建...
在光伏儲能項目中,光伏發電量與儲能容量的平衡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項目的經濟性、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以下將從多個方面探討如何實現兩者的平衡。 精確評估光伏發電潛力 光伏發電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當地的光照條件、光伏組件的安裝角度和面積等。在項目規劃階段,需要詳細分析當地...
一、COP:性能系數的節能密碼 定義與計算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是熱泵能效的**指標,表示 “輸出制熱量/輸入功率” 的比值。例如,COP=3.0意味著1度電可產生3倍熱量的節能效益。統一熱泵采用直流變頻技術,***提升COP值: ...
近日,廣州佰宏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 “汽包鍋爐循環水在線中性智慧清洗技術”,順利通過了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鑒定行家們一致認為,這個項目技術難度大、創新性強,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的在線中性清洗協同控制方法和數字孿生仿真模型,更是處于國際率先地位。 ...
在空氣能熱泵領域,防凍與能耗始終是用戶的**痛點。統一智能云端分體機通過室外無水設計、雙系統并聯架構、AI節能中樞三大革新,實現-35℃穩定運行與COP 4.30的超國標能效。本文將拆解其如何以結構創新重構家庭能源效率。 一、結構**:水電分離**凍損魔咒 1. 分體式防凍原理...
光伏行業當前正處于政策驅動供給側與技術加速迭代的關鍵轉折期,投資者、企業及研究機構關注的焦點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受關注的是光伏行業的"反內卷"政策。2025年7月,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治理光伏行業的低價無序競爭問題。財經委會議明確提出"依法治理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信部召...
當嚴寒與酷暑成為氣候常態,家庭采暖制冷需求正從“基礎溫控”向“智慧舒適”躍遷。統一智享家D6系列以噴氣增焓技術、AI動態算法、八重靜音系統為**,重新定義現代家居環境——不僅是溫度的精細調控,更是節能、健康、靜謐的全場景生活升級。 一、技術**:極寒環境中的溫暖守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