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重壓下,福特暫停 2025 年財務展望
特朗普關稅重壓下,福特暫停 2025 年財務展望
在全球貿易政策劇烈波動的背景下,汽車制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福特汽車公司宣布暫停發布 2025 年全年財務指引,并坦言,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推行的汽車關稅政策將直接導致公司利潤下滑,這一決定使其成為又一家因貿易政策承壓的汽車巨頭。
福特方面預計,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政策將致使公司 2025 年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凈額減少約 15 億美元。盡管公司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利潤表現超出分析師預期 —— 調整后每股利潤達 14 美分,遠高于市場預計的每股 4 美分虧損,但關稅帶來的長期壓力仍不容小覷。福特首席財務官雪莉?豪斯(Sherry House)向媒體透露,公司所受關稅總影響約達 25 億美元,不過通過采用保稅運輸等策略,可抵消其中 10 億美元的成本,以降低跨境零部件運輸時的賦稅壓力。
福特撤回此前對 2025 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至高 85 億美元的樂觀預測,背后涉及七大關鍵因素。其中,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 “全行業供應鏈中斷” 風險首當其沖,未來關稅進一步上調的不確定性,更令企業決策層持謹慎態度。公司明確表示,將在第二季度財報發布時,重新評估形勢并更新財務展望。
這并非汽車行業初次因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陷入困境。特朗普此前提出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征收 25% 關稅,旨在推動美國本土制造業發展、增加就業。然而,包括福特在內的眾多車企紛紛發出警告,指出此類政策將大幅推高生產成本、威脅現有就業崗位,甚至可能使新車平均價格突破 5 萬美元大關。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更直言,在觀察到競爭對手如何應對關稅成本增加前,福特不會輕易上調汽車售價。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上周白宮給予車企部分關稅救濟 —— 豁免汽車關稅相關進口商品的鋼鐵、鋁等額外征稅,并分兩年逐步推進汽車零部件關稅征收,為企業轉移生產爭取時間,但福特仍難抵沖擊。相較于底特律的競爭對手,福特在關稅風險上本有一定優勢 —— 其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汽車中,80% 于本土生產。但反觀通用汽車,已于上周下調年度利潤預期,預計關稅風險高達 50 億美元,并于 5 月 2 日宣布對加拿大雪佛蘭 Silverado 皮卡工廠裁員減產,將產能向美國印第安納州工廠轉移。
除關稅壓力外,福特還需應對多重挑戰。電動汽車業務持續虧損,預計今年虧損規模或達 55 億美元;大型車型 Expedition 和 Lincoln Navigator 的重新設計成本,也在一季度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在政策、市場與技術的多重夾擊下,福特未來的經營策略與市場表現,無疑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