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銷時,賬面上還有未分配的利潤,需要交稅嗎?
注銷時賬面有利潤交稅嗎?
有實物怎么辦?
一、注銷時有未分配利潤交個稅嗎?
公司注銷時有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潤它在以后年度可繼續進行分配,在未進行分配之前,屬于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未分配利潤一般用來分紅或者增資來結平
公司注銷時有未分配的利潤的話,我們需要先看看該公司是否有清算所得,清算所得有余額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我們要看此公司是否屬于有限公司還是個人合伙企業,兩種個人所得稅處理方法不同
有限公司
假如,A公司屬于有限公司,現在要注銷,賬面上未分配利潤50萬元,注銷時自然人股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需要!注銷清算后有清算所得余額,是需要交個稅的。一般按照實收資本中自答:然人股東占比來計算分紅的個稅,
政策依據:
根據《關于企業清算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五、企業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結清清算所得稅、以前年度欠稅等稅款,清償企業債務按規定計算可以向所有者分配的剩余資產
被清算企業的股東分得的剩余資產的金額,其中相當于被清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中按該股東所占股份比例計算的部分,應確認為股息所得;
合伙企業
A企業屬于合伙企業,現在要注銷,賬面上未分配利潤10萬元,請問注銷時個人投資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答:不用!個人合伙企業賬上的未配利潤實際上就是已經納稅后的經營所得,不論在平時的分配還是注銷清算時都不需要再交納稅款了
政策依據:
《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法規的通知》(財稅[2000]91號)規定
第五條 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者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為應納稅所得額;合伙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合伙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伙協議沒有約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合伙人數量平均計算每個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包括企業分配給投資者個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第十六條 企業進行清算時,投資者應當在注銷工商登記之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結清有關稅務事宜。企業的清算所得應當視為年度生產經營所得,由投資者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賬面上有存貨無實物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存貨賬存實無的原因有兩種:
1、存貨已經銷售
已經銷售的貨物不做賬、不開發票,隱瞞銷售收入,同時銷售成本不結轉,導致賬面存貨數大于實際庫存數,
但是!這種行為涉嫌偷稅,有這些情況的企業比較好馬上進行自查,并補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款,被稅務查到就后果嚴重了!
2、存貨已經損毀
存貨損毀需查明原因,如果有充分證據證明屬于合理損耗,那么增值稅無需處理,損失也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如果是非正常損失,增值稅進項不得抵扣,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也有條件,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財稅[2009]57號文第十條的規定: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被盜等原因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與存貨損失一起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因此,企業所得稅對企業實際損失允許稅前扣除企業因為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可以扣除,同時還可以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部分。
但需要注意的是!
1、管理不善造成非正常損失,其責任人賠償部分不允許計算扣除。
2、提供借貸擔保造成非正常損失,無法追回金額比照應收款損失處理;
3、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非正常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4.非法經營行為造成的非正常損失,不能在稅前扣除;
5、非正常損失當年申報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
對于以前年度發生的實際損失應扣未扣的,應當追索所屬年度扣除,但*長追索期為5年。
三、賬面上有實物但過期了怎么辦?
公司注銷前賬面上有實物,但是已經過期了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
1、作為資產損失處理
屬于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資產損失,準予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增值稅進項的處理分下列兩種情況:
1)非正常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爛變質的損失)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2)正常經營損失(如果保質期到了沒有正常銷售)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不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2、低價銷售
通常企業處理臨期商品或因清償債務、轉產、歌業等原因進行降價銷售商品的一般可視為有正當理由的低價銷售行為,不會被稅務局視為價格偏低而進行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