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高位震蕩凸顯新能源需求韌性 紫銅加工品成產業鏈關鍵一環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8-06
2025 年上半年,全球銅市呈現 “供應緊平衡、需求結構性爆發” 的格局。截至 6 月 30 日,LME 銅價報 9878 美元 / 噸,年內漲幅 12.49%;滬銅主力合約價格達 79870 元 / 噸,同比上漲 8.27%。這一態勢背后,新能源產業的爆發式增長與銅礦供應增量不及預期的矛盾尤為突出,而紫銅帶、紫銅板等加工品作為產業鏈關鍵材料,正迎來需求與價值的雙重重構。
供需失衡加劇市場緊張
據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數據,2025 年 1-4 月全球銅礦產量只增長 2.64%,遠低于新能源領域催生的需求增速。供應端,智利 QB2、剛果(金)Kamoa-Kakula 等主力礦山增量有限,疊加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精銅貿易流向扭曲,非北美地區貨源持續收緊。國內市場表現更為明顯,SMM 數據顯示,截至 6 月末全國銅庫存同比下降 18%,處于歷史低位。
需求端的分化尤為突出。傳統地產、家電領域消費增速放緩之際,新能源產業成為主要驅動力。以紫銅帶為例,其因高導電性和柔韌性,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蓄電池軟連接組件,浙江金橋銅業采用高分子擴散焊技術生產的 T2 紫銅帶產品,可耐受汽車運行中的持續振動,目前訂單排期已至三季度。而紫銅板則在風電變流器、儲能電池殼體等部件中不可或缺,海亮股份研發的耐鹽霧紫銅板產品,耐腐蝕性突破 3000 小時,已批量供應 “沙戈荒” 新能源基地項目。
新能源拉動加工品結構性增長
在光伏、儲能等領域,紫銅加工品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據行業測算,每 GW 光伏組件需消耗 400 噸銅箔,若 2025 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達 450GW,單該領域銅箔需求就將突破 18 萬噸。紫銅帶在電池 Pack 環節的應用同樣關鍵,其通過多層復合工藝實現的低電阻特性,可使電池組能量損耗降低 15% 以上。
市場數據顯示,新能源領域對紫銅板的需求增速尤為亮眼。2025 年一季度,國內風電變流器用紫銅板采購量同比增長 42%,遠超傳統工業用銅 12% 的增速。這種結構性差異推動銅加工企業加速轉型,如海亮股份投資 89 億元的蘭州項目,專門生產適配 N 型 TOPCon 電池的超薄紫銅帶,目前良率穩定在 98% 以上。
短期波動難改長期趨勢
盡管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銅價短期回調,但機構普遍看好長期走勢。ICSG 預測,2025 年全球銅需求增速將達 2.3%,其中新能源領域貢獻超 60% 增量,而銅礦供應缺口可能持續至 2028 年。業內分析認為,銅價中樞長期抬升的邏輯未變,LME 銅價下半年或試探 11000 美元 / 噸關口,對應滬銅價格區間 77000-88000 元 / 噸。
對于產業鏈上下游而言,紫銅帶、紫銅板等產品的價值已超越傳統工業輔料范疇。在寧德時代、金風科技等頭部企業的供應鏈中,紫銅加工品的技術參數與供貨穩定性被列為重要考核指標。這種變化不僅重塑著銅市的定價邏輯,更凸顯了 “新能源變革” 下,銅材料從大宗商品向戰略資源的身份轉變。
上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