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通達(深圳)電子有限公司2025-04-21
二極管正負極的區分需結合封裝特征、參數特性及測試工具綜合判斷,以下為具體方法及典型案例:傳統直插式二極管(如1N4007)通常在負極引腳處涂覆銀色或黑環,其寬度約占引腳直徑的1/3至1/2,色環與管體結合處無縫隙且耐高溫(260℃回流焊不脫落),可直觀判斷極性;若封裝無色環,可通過觀察管體壓痕區分——部分廠商在負極端設置凹陷標記(如長條形凹槽或圓形壓點),壓痕深度約0.1mm且表面光滑無裂紋,需借助放大鏡(5倍以上)或顯微鏡確認;針對貼片二極管(如SOD-123封裝),其正負極標識常以印刷字符或極性符號呈現,字符印刷清晰度需滿足ISO 9001標準(字符邊緣銳利度≥0.05mm、墨層厚度15±3μm),負極側通常印有橫線、箭頭或“-”符號,部分微型器件(如0402封裝)則通過管體邊緣缺口定位,缺口寬度為0.3mm±0.05mm且與負極引腳呈180°對稱;若封裝無標識,可借助萬用表測量正向導通壓降(硅管0.5~0.7V、鍺管0.2~0.3V),測試時需將表筆極性調至二極管檔位(顯示符號“→”或“?”),紅表筆接正極時若顯示數值且蜂鳴器發聲(部分型號)則判定正確,若顯示“OL”或反向導通則需調換表筆;針對大功率二極管(如TO-220封裝),其正極常與金屬散熱片直接導通(散熱片背面即正極端),測量時需將萬用表一端接觸散熱片(確保無絕緣墊片),另一端觸碰引腳,正向壓降符合規格書范圍(如MBR20100CT正向壓降≤0.52V@10A)即為正極;若器件已焊接至電路板且無法拆卸,可通過電路圖逆向推導——多數電源電路中二極管負極連接地端(GND)或電容負極,高頻電路中則需結合PCB走線(正極側常接高頻扼流圈或匹配電路),部分精密設備(如示波器探頭補償電路)還需用示波器測量二極管兩端電壓波形(正偏時波形幅度壓縮約60%)。
本回答由 事通達(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提供
事通達(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聯系人: 陳奕
手 機: 1802438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