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苗:苗種選擇,選擇體質健壯,體色健康,逆水能力強,無病無傷且經過檢疫合格后的優良苗種,較好購自省級以上的良種場。試養1至2天后死亡率應不大于5%。檢測蝦苗的活力時一般取150尾左右蝦苗放入亮色水盆中,當手伸入水中或用手輕輕攪動水體時,健康好苗會立刻應激逃避和逆水游動,反之為弱苗。根據運輸時間長短選擇不同的蝦苗。一般運輸時間長的選擇體長0.8cm以下的蝦苗,以減少長途運輸中造成的碰撞損傷,提高存活率。運輸時間短的可選擇體長0.8~1.2cm的大苗,縮短養殖周期。通過優化飼料配方,工廠化養殖有助于降低養殖業的飼料成本。四川陸基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
為啥主養鱸魚?里頭也有講究。這些年,鱸魚成為第五大家魚,養殖利潤十分可觀,尤其1斤左右的成魚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鱸魚味美,卻對水質和飼料要求較高,除了干凈、溶氧較高的水體環境,飼料中還得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避免出現肝臟病變。工廠化養殖,環境更可控,恰好能滿足上述要求。再看種植部分,采用無土栽培,25天左右即能采收,對比傳統土栽至少3個月的周期,優勢便在于茬數多,效益自然高。“而且,水培蔬菜種植環境比較干凈,不用清洗就可直接食用。”現場工作人員現身說法,邊說邊摘下一片奶油生菜葉,直接放進嘴里咀嚼。河北工廠化水產養殖平臺工廠化養殖為我國漁業轉型提供了新方向,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3年6月27日,深遠海半潛式養殖平臺“寧德1號”經過福建寧德下白石公鐵大橋水域、漳灣主航道,駛出寧德東沖口。“寧德1號”是全國首座入級中國船級社(CCS)半潛式全框架深海養殖平臺,總長120米,寬56米,箱體高度12.5米,養殖總容積為65000立方米。(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發 寧德海事局 供圖發展深遠海養殖對于保障國家食物安全、緩解近海生態環境壓力、實現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向海洋要食物,打造“藍色糧倉”,在易受臺風影響的深遠海,可靠的海洋工程裝備是關鍵。
利用地下水開展淡水養殖的,應特別關注排污口設置是否規范,重點監測排放頻率和排放量。此外,對養殖尾水中可能存在的漁藥和重金屬殘留,應從源頭把控,厘清漁藥來源、明確成分、核實用途、規范用量,杜絕禁用漁藥,避免過度用藥。穩步推進涉水設施設備運行的自動在線監測。對于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產業規模大、發展速度快的地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可以聯合水利、農業(漁業)管理部門定期監督檢查養殖企業取水、循環水和尾水處理設施設備的運行情況,協同推進自動在線監測技術和裝備的開發,杜絕名義上是循環水、實際需要大量取水排水的現象發生,構建非現場監管工作模式,建立長效動態監管機制,促進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循環水養殖技術,工廠化水產養殖降低了對外界水環境的影響。
病害因素,傳統水產養殖存在著大量的病害侵擾。特別是區域性的網箱養殖。當一片水域被偶爾死亡的病魚污染后,整片海域的水產養殖都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另外南美白對蝦養殖業近年來一直受EMS的困擾而始終無法走出泥潭。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種苗的退化、致病生物的基因多樣化。傳統水產養殖業在防治病害方面的問題日漸突出。而大量用藥的結果不僅導致致病病毒基因突變更難應付,更會造成周邊水環境的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時,在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的這里,高化學殘留的水產品將會受到來自市場的強烈抵御。工廠化養殖有助于減少水產養殖對土地資源的占用。河北工廠化水產養殖平臺
創新養殖設施設計,提高養殖環境適應性。四川陸基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
那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跟傳統池塘養魚相比,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的優勢,主要有三點:1.對水溫的精確控制:一般來說,工廠化養殖的溫度都在15到30度之間;2.對溶氧的充足供給:循環水養殖池,水體溶氧都控制在5mg/l以上;3.對水質的人為調控:諸如對水體PH值、硬度、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都調節在合理范圍內,使得水體環境滿足魚類生長的需求!一般池塘養魚所用的水,說是一汪“死水”也不為過!然而,循環水系統里的水,卻始終處于“活水”狀態!一邊是池水不斷旋轉、流動;一邊是廢水不斷排出,凈化后的新鮮活水不斷排入!四川陸基工廠化水產養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