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利用低碳治理模式發展迅速,為解決大量中小型污染源VOCs治理問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在《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2022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和2023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中均提出建設涉VOCs“綠島”項目,統籌規劃建設活性炭集中處理中心、溶劑回收中心和集中涂裝中心,以實現VOCs集中高效低碳處理。采用“綠島”治理模式進行綜合治理,既可以保證污染源的達標排放,又可以保證設施經濟運行,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綠島模式注重城市建設和運營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廢氣綠島模式項目
“綠島”新模式主要做法:(一)建強機制,成立由區委書記任頭一組長的領導小組,注重從制度層面發揮區環委議事協調作用,真正做到從督企轉變為督企與督政并重,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制定“夏季攻勢”任務責任清單,制定路線圖,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定期調度推進,及時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并以考核為抓手,將“夏季攻勢”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獎優罰劣,傳導壓力。(二)系統治理,聚焦國家雙碳目標重大戰略,發布全省頭一個區縣級碳達峰實施方案,完成井灣子街道井湘社區等10個社區低碳示范試點創建,推進雨花經開區低碳園區建設,積極改善能源結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江蘇活性炭分散吸附綠島模式原理綠島模式是一種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城市規劃模式。
創新政策,消除發展障礙,服務、監管,都是為了呵護綠水青山。興化市宏韋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畜禽糞便集中處置項目,服務周邊多個鄉鎮約80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惠山生命園污水處理系統新建工程項目,為園區內75家生產企業處置廢水;徐州市循環產業園內,綠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脫附中心再生項目每年能夠處置廢活性炭2萬噸,生產再生活性炭1.4萬噸……江蘇“綠島”項目分工業、農業、服務業三大類。2020年全省推進首批106個“綠島”項目,總投資約為83億元,惠及3萬多家中小企業。
“綠島”項目與“入島”主體,以合同約定排污情況及相關責任,雙方的排污許可證、合同均作為環境執法監管的依據。戴明忠介紹,除了厘清責任、破除障礙,省生態環境廳還從政策上為各地建“綠島”保駕護航。例如,將建成并符合條件的“綠島”項目,納入環保信任保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名單;“綠島”項目運行削減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經核定后可申請用于本地區重大項目建設。“綠島”建設,是江蘇在全國的一項重大環保創新。綠島模式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使城市與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相融合。
在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全域位于北侖區)的霞浦汽配創業園里,寧波北侖宏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遠)的污水處理站正在運作。這座日處理能力30噸的脫模廢水處理站,不只能夠滿足宏遠自身的治理需求,還能供園區其他有壓鑄工藝的企業使用。而宏遠所需的噴塑生產線及前處理廢水設施,則由“鄰居”寧波飛興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享”。這樣的互助共享合作方式,是寧波市北侖區探索應用環保“綠島”模式的體現。通過綠島模式的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江蘇活性炭分散吸附綠島模式原理
綠島模式致力于城市規劃要以生態環境保護和改善為目標。廢氣綠島模式項目
江蘇“綠島”建設成效明顯:目前已建成小微企業危廢收貯中心、電鍍廢水集中處理中心、汽修噴涂中心等85個工業“綠島”項目,禽畜糞便、養殖尾水處理中心等21個農業“綠島”項目,餐飲油煙公共煙道設施等20個服務業“綠島”項目。記者了解到,生態環境部在《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當年9月出臺的《關于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的意見》等政策中,均采納了江蘇“綠島”的理念和做法。部分“綠島”項目建設主體告訴記者,首批“綠島”的獎補還未發放到位,希望能夠加快發放。廢氣綠島模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