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技術要求及基本參數
叉車的技術參數是用來表明叉車的結構特征和工作性能的。叉車的主要技術參數有:額定起重量,載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門架傾角,最大行駛速度,最小轉彎半徑,最小離地間隙和軸距、輪距等。
1、額定起重量:叉車的額定起重量是指貨物重心至貨叉前壁的距離不大于載荷中心距時,允許起升的貨物的比較大重量,以t (噸)表示。當貨叉上的貨物重心超出了規定的載荷中心距時,由于叉車縱向穩定性的限制,起重量應相應減小。
2、載荷中心距:叉車叉起標準貨物的重心到叉車臂前端的垂直距離。1-5噸的叉車載荷中心距為500mm.。小于1噸的叉車載荷中心距為400mm。
3、最大起升高度:指叉車叉車從地面升到頂部的距離。標準的3噸叉車舉升高度為3000mm。
4、門架傾角,門架傾角是指無載的叉車在平坦堅實的地面上,門架相對其垂直位置向前或向后的比較大傾角。前傾角的作用是為了便于叉取和卸放貨物;后傾角的作用是當叉車帶貨運行時,預防貨物從貨叉上滑落。根據作業需要,一般叉車前傾角為3°~6°,后傾角為10°~12°
5、最大起升速度:叉車最大起升速度通常是指叉車滿載時,貨物起升的比較大速度。提高最大起升速度,可以提高作業效率;但起升速度過限,容易發生貨損和機損事故。目前國內叉車的最大起升速度已提高到20m/min。
6、最高行駛速度:叉車在滿載荷的情況下,比較高的行駛速度。起重量為1t的內燃叉車,其滿載時最高行駛速度不少于17m/min。
7、最小離地間隙:最小離地間隙是指車輪以外,車體上固定的比較低點至地面的距離,最小離地間隙愈大,則叉車的通過性愈高。最小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穩定性
8、軸距及輪距:輪距是車輪在車輛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軌跡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如果車軸的兩端是雙車輪時,輪距是雙車輪兩個中心平面之間的距離。 一般來說,輪距越寬,駕駛舒適性越高。
叉車專門使用的傳感器是叉車電器系統的輸入裝置,它把叉車運行中各種工況信息,如叉車的車速、各種介質的溫度、叉車發動機運轉工況等,轉化成電信號輸給叉車主板/控制板,以便發動機處于比較好工作狀態。叉車 用的傳感器很多,判斷叉車傳感器出現的故障時,不應只考慮傳感器本身,而應考慮出現故障的整個電路。因 此,在查找故障時,除了檢查傳感器之外,還要檢查線束、插接件以及傳感器與電控單元之間的有關電路。
叉車的傳感器有如下:
1、曲軸轉速傳感器,用于檢測發動機轉速和判定一(四)缸上止點;
2、曲軸位置傳感器(曲軸轉角傳感器);
3、水溫傳感器,用于檢測發動機冷卻液溫度(提供發動機溫度信號);
4、加速踏板位置傳感器,用于檢測加速踏板位置;
5、輪速傳感器,用于檢測輪速;
6、車速傳感器,用于檢測車速;
7、叉車發動機冷卻液液位傳感器;
8、叉車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傳感器;
9、叉車發動機機油壓力傳感器;
10、節氣門位置傳感器;
11、燃油液位傳感器;
12、燃油溫度傳感器;
13、機油壓力傳感器;
14、轉向傳感器;
15、升降傳感器;
16、旋轉傳感器;
17、電機速度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