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區域綠電溯源平臺解決消納困局
國家電網近日推出的“綠色電力交易平臺”通過接入蒙西-京津冀特高壓通道,成功實現了風電和光伏綠電的小時級溯源。這一創新平臺為企業提供了更高效、透明的綠色電力采購途徑,同時也為推動低碳經濟和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持。通過平臺,企業在采購綠色電力的同時,可以獲得“雙碼認證”,其中包括來源時空碼和減排量碼,這不僅有助于確認綠色電力的來源,還能精確記錄碳減排量。
在這個平臺的推動下,企業可以享受到諸如出口歐盟產品時的碳關稅減免等一系列政策優惠。通過“雙碼認證”,企業的綠色電力采購能夠獲得更加有效的證明,從而在全球綠色貿易中占得先機。據統計,該平臺在首月的交易量突破了8.2億千瓦時,同時內蒙古地區的風電利用率提升至99.3%,有效解決了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問題,優化了電力資源的配置。
這一平臺的建設,標志著跨區域電力交易和消納問題的進一步突破。通過特高壓電網的支持,綠色電力可以跨越區域邊界進行高效傳輸,不僅提高了電力利用率,還實現了綠色電力資源的合理流動。這一舉措不僅為內蒙古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地區帶來了更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全國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消納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歐盟方面,預計到2026年將正式承認中國的綠證,這一政策將為大量外貿企業帶來碳關稅的減免,預計減負規模達到千億級別。隨著國際市場對綠色產品的需求增加,綠色電力溯源平臺的推動將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在全球綠色貿易中占據有利位置,同時促進低碳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動全球綠色經濟的發展。
通過這一平臺,跨區域綠色電力的交易變得更加透明和高效,企業不僅能滿足綠色電力采購的需求,還能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隨著這一平臺的不斷完善,未來將有更多區域和行業受益于這一綠色電力交易模式,進一步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