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航油跨國供應鏈成型
道達爾能源與中石化攜手共建的年產50萬噸生物航油基地,是全球航空燃料供應鏈中的重要突破。這一基地采用了餐廚廢油催化加氫工藝,轉化率高達98%。這一創新工藝不僅使得廢棄物得到了有效再利用,還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燃料質量,標志著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該基地的投入使用,為全球航空產業提供了更加綠色和環保的燃料選項,助力航空行業向低碳轉型。
所生產的生物航油已經獲得了中歐美三重適航認證,這一認證確保了生物航油在不同地區航空市場中的安全性和適用性,為航空公司提供了可替代傳統航油的可靠選擇。與傳統航油相比,生物航油的碳減排強度達到89%,為全球航空業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持。使用這一燃料,不僅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能推動航空行業在環保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上海航線已經成功完成了洲際飛行,使用的就是道達爾能源與中石化合作生產的生物航油。雖然這種生物航油的成本相比傳統航油高出18%,但這一成本差距在2023年曾達到42%,顯示出生物航油的生產成本正在不斷降低,具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技術的不斷優化,未來生物航油的成本有望進一步接近傳統航油,提升其在航空市場中的普及率。
在全球航空產業加速推進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也將2030年可持續燃料在航空燃料中占比的目標提升至25%。這一目標的提高不僅體現了航空行業在環保和減排方面的決心,也為全球航空燃料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生物航油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總的來說,生物航油的跨國供應鏈的逐步形成,不僅為航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鋪平了道路,也推動了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道達爾能源與中石化的合作,展示了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實現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的愿景。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拓展,生物航油有望成為航空燃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球減排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