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早報 星期二 廣東微靈工科技
7月22日 | 人力資源行業新聞速遞人力資源雜志 新聞匯總
本期導讀江西全南縣: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福州出臺措施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16條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海南舉辦就業驛站服務能力提升活動城鎮新增就業7390人 石嘴山市交出就業亮眼“期中卷”蘭州:2025年上半年加力穩崗擴崗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1來源:全南縣人社局江西全南縣: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南縣以打造“厚實社保、規范社保、安全社保、創新社保、素質社保”為抓手,加強社會兜底保障,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打好組合拳,社保擴面福澤萬家。全南縣圍繞擴面征繳主線,實施“拓源堵漏”工程,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準備期預算管理和基本養老金財務處理工作,推動擴面征繳進入軌道化。同時,加大征繳稽核力度,增加繳費基數,規范單位、企業社保繳納制度,實現如實申報、如數補繳、及時參保,確保應收盡收、應保盡保,織密社會保障網。目前,基本養老保險總人數達13.6萬人,2024年城鄉居民養老待遇增長13.15%,全險種待遇認證率達99.57%。
彈好協奏曲,社保紅利不斷釋放。強化社銀合作,健全“助保**”政策,安排專職人員為**提供政策咨詢、**申請、**審批、后續跟蹤指導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實現繳費有助、續保有路;探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體補助實現路徑,以“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為原則,形成“普惠+激勵”補助模式,集體補助試點實現鄉鎮全覆蓋。目前,已辦理“助保**”1162人次,發放**3000余萬元,納入贛州市集體補助試點村13個村(居)委會,補助905人,落實補助資金3萬余元。(廖瑩君 黃黎明)
2來源:福州晚報福州出臺措施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福州市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近日印發,明確法人金融機構獲得**金融管理部門批復的資產管理公司等法人牌照給予比較高1000萬元獎勵。
在企業發展獎勵方面,深化特色專業支行及專營機構建設,支持金融機構設立科創金融、綠色金融、對臺金融等專業支行或專營機構,給予20萬元一次性補助。支持法人金融機構增強資本實力,鼓勵金融機構補充資本金,增強抗風險能力,給予比較高100萬元一次性補助。鼓勵法人金融機構發展壯大,明確法人金融機構獲得**金融管理部門批復的資產管理公司等法人牌照給予比較高1000萬元獎勵。
在業務拓展獎勵方面,引導銀行機構優化資產負債管理,鼓勵銀行機構用好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不斷提升各項**、存款利息凈差額,給予比較高50萬元獎勵。增強保險風險保障功能,鼓勵保險機構提升保費收入,加強風險保障,給予比較高30萬元獎勵。鼓勵法人金融機構到省外及境外設立地區總部,給予比較高50萬元獎勵。鼓勵法人金融機構拓展業務范圍,對獲得專項業務牌照的法人金融機構給予比較高50萬元獎勵。
在制度建設獎勵方面,明確“加強金融人才培養”“完善金融機構激勵評價機制”“加強與**駐閩金融管理部門合作”等3條措施,加強與**駐閩金融管理部門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引進高層次人才,引導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對金融機構新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的建站補助。(記者 馬麗清)
3來源:河南日報16條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7月16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近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通過16條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通知》要求,支持市場吸納就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青年就業行動,歸集重點產業企業用工崗位需求50萬個。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社會組織,參照企業享受每招用1人按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穩就業,重點是一手穩存量崗位,一手拓增量崗位。《通知》規定,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18人的標準,配齊社區工作者,社區工作者招聘崗位向2025屆高校畢業生傾斜。實施“萬名大學生助企服務”專項計劃,組織1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企業開展服務。面向2025屆畢業生,在高校、企業開發科研助理崗位4800個。
在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方面,《通知》要求,**投資的創業孵化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供高校畢業生創業者使用。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按規定支持比較高30萬元創業擔保**額度,合伙創業的,比較高不超過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擔保**額度之和的110%,并且不超過400萬元。
為幫助就業困難青年群體“走好就業路”,我省建立就業困難青年幫扶機制,逐人建立臺賬,制定“一人一策”幫扶計劃;允許失業青年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進行求職登記,持續開展聯系服務。(記者 王向前)
4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舉辦就業驛站服務能力提升活動近日,2025年海南就業驛站服務能力提升活動收官。活動歷時9天,全省就業驛站的266名“站小二”集中“充電”,完成了就業服務實用技能的課程學習。
來自不同市縣的“站小二”**紛紛走上講臺,傾情分享那些沾著自己汗水的實踐故事。在海口市,海南就業驛站海口鹽灶站、海口美蘭站、文昌文城站分享了“黨建**就業”、助殘就業經驗及“三支隊伍”培育助力就業的有效經驗。在瓊海市,海南就業驛站瓊海嘉積站、萬寧和樂站、定安定城站分享了“黨建+就業服務模式”“凡星閃耀——就業驛站站長的一天”“一站式職業培訓賦能就業新路徑”***案例。在東方市,海南就業驛站東方大田站的“助農增收就業”、白沙細水站的“農閑變‘忙季’”兩大特色案例,引起全場關注。在三亞市,海南就業驛站保亭加茂站的“非遺技藝點亮就業之路”、三亞吉陽站的“就業驛站的**探索與實踐”,展示了傳統文化賦能就業的創新路徑。
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集訓交流活動后正值暑假,就業驛站工作人員充分運用技能知識,將重點面向返鄉大學生提供就業幫扶服務,并深化與就業創業群體的溝通交流,用心用情用力牽好線、搭穩橋、鋪平路,精細對接就業需求,助力高質量充分就業。(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易宗平)
5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城鎮新增就業7390人 石嘴山市交出就業亮眼“期中卷”“沒想到剛創業半年,1萬元補貼就到賬了!”7月21日,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棗物語甜品店,老板郝寶平滿是干勁。截至6月底,該市城鎮新增就業7390人,完成年度目標的89.04%,就業創業主要指標全部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三城聯辦的招聘會,讓我在家門口找到了建筑公司的活兒!”51歲的惠農區居民章邵華難掩激動。曾因年齡問題失業的他,通過跨省聯合招聘重歸熟悉的崗位。今年以來,石嘴山創新招聘模式,154場“10+N”就業服務活動接連不斷,“直播帶崗”“入企探崗”吸引萬人參與,11家零工市場織就15分鐘就業圈。與鄂爾多斯、烏海等城市聯動,4886個跨省崗位精細送達,388名務工人員通過“點對點”專車奔赴新崗位。
為穩穩兜牢民生底線,石嘴山市針對重點群體“靶向”施策,***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3場政校企座談會架起“招生即招工”橋梁,614名實習生在崗位上錘煉技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6.19%;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突破3.3萬人,“大武口涼皮師”“惠農藍技工”等勞務品牌帶動鄉親們“手藝變現”;775個公益性崗位擴容增量,2500名困難**實現就業,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女兒上學,我在社區當門衛,每月2000多元夠家用了。”剛上崗的零就業家庭成員王師傅道出心聲。
在石嘴山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創客方一凡的藝杰餐飲項目正有序運行。“從**場地到一對一指導,**幫我們跨過了初創難關。”方一凡說。目前,石嘴山17家創業孵化園“筑巢引鳳”,其中國家級1家、自治區級12家,**向重點群體開放的場地已孵化出1952個創新創業實體。14期“創客說”活動碰撞思維,330人次創業培訓賦能成長,16萬元創業補貼精細滴灌,帶動8697人實現就業,創業創新的“火苗”正呈燎原之勢。
如今,從政策紅利“免申即享”的便捷,到招聘會場人頭攢動的熱鬧,再到創業工位上敲擊鍵盤的專注,石嘴山用實打實的舉措,讓就業之路更寬廣,民生之基更堅實。(寧夏日報記者 馬照剛)
6來源:蘭州人社 蘭州:2025年上半年加力穩崗擴崗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今年以來,蘭州市人社局以實施國家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為牽引,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縱深推進1139工作部署,不斷完善穩就業政策工具箱,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迎難而上,頂壓前行,確保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一是聚力穩就業,***強化就業優先戰略。加大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挖潛擴容力度,支持就業創業,提請**辦公室印發《蘭州市貫徹落實〈甘肅省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重點任務清單〉具體舉措及責任分工》,牽頭組織實施《蘭州市高質量充分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完善就業影響評估等就業工作機制,穩住就業存量,增加就業容量。上半年,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9萬人。
二是聚力保重點,切實狠抓重點群體就業。依托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驛站培育“家燕回巢”“賦能就業”服務品牌,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活動357場,服務4.5萬人次。向9所高校兌現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驛站獎勵資金270萬元。實施“百千萬”大學生職業體驗行動,吸引留住大學生3.6萬人。分級分類為各類就業困難人員提供綜合性、一站式就業幫扶,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1.4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602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鄉村振興勞務輸轉助力行動,輸轉城鄉勞動力21.28萬人,創勞務收入46.6億元。零工市場(驛站)服務零工人員2.79萬人次,持續做好殘疾人、退役軍人、婦女等就業幫扶工作。
三是聚力助創業,精細扶持創業扶持帶動就業。發放新認定和評優省級孵化平臺補貼資金220萬元,全市39家創業孵化平臺為1819家在孵企業提供各項孵化服務,實現帶動就業1.3萬余人。集中開展創業**政策“八進”宣傳活動373場次,發放四項創業**1614筆、10.3億元,其中,創業擔保**113筆、2669.6萬元,隴原惠崗貸362筆、8.26億元,隴原創業貸1134筆、1.73億元,創新推出“甘味e貸—牛肉拉面創業貸”,發放5筆、500萬元。
四是聚力促對接,不斷優化公共就業服務。依托“金城就業360”服務體系,提升“1+8+N”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服務質效,打造“15分鐘就業圈”。高頻次舉辦“黃河之濱也很美”大型人才交流會、人才夜市等招聘活動444場,發布用工崗位22.07萬個,達成意向性協議5.43萬人;舉辦直播帶崗236場,幫助1.42萬名求職者找到心儀的工作。組織開展“人社專員”服務企業行動,走訪服務企業534家1104次,解決企業困難問題32個。組織開展人社惠企助企政策宣講活動,邀請高精特新等重點企業參加,***細致解讀人社惠企政策和助企服務措施并現場答疑。
五是聚力育產業,推動壯大人力資源服務業。全力推動人力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規劃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群,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上半年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入庫企業達到64家,規上企業數增加52.38%,營業收入58.52億元、增速24.72%。
六是聚力提質量,深入推進“技能蘭州”建設。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實施階梯化、差異化補貼機制,引導開展企業自主培訓和市場化培訓。開展低空經濟、先進制造、養老護理等特色培訓,大力推進公共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建設項目,引導帶動更多培訓項目向產業鏈匯集。加大蘭州牛肉拉面制作、預制食品生產、包裝、物流、策劃等方向技能培訓供給。上半年,共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97萬人次。